close

 


 


有人居住的地方必有廟,一個地方的人文歷吏

也在此展開。報馬仔報基隆幾個大廟的由來給你知。


雍正元年(1723)左右,一批漳州人從八里坌移居至牛稠港虎仔山一帶,後又遷移到雞籠港灣的南側,建立了雞籠的第一市街崁仔頂街,及後營建了新店街、暗街仔街。

並將原建於虎仔山畔奉祀媽祖的小廟,於嘉慶二十年(1815)遷建於崁仔頂街現址,正式命名為慶安宮。

 





在海岸一帶也充分開發,同治十三年(1873)在外


木山附近建一木造小祠,奉祀隨渡來台的鄉土守


護神開漳聖王陳元光,這便是知名廟口小吃奠濟


宮的前身。


光緒元年(1875)同為漳州籍的板橋士紳林本源,

 

捐出當時玉田街的土地,加上諸街鄉紳共同籌

 

資,建成巍峨新廟,正式遷外木山舊廟於現址。





《城隍廟》坐落於基隆港邊,清光緒13年


(1887)由當時仕紳發起捐建,傳說本廟所主祀


的為清領時期基隆海防廳長包容,因他為官清


廉,所以死後被封為基隆的城隍爺。因此該地之


城隍生日為農曆8月16日。殿上高掛大算盤,據說


拿來算計人間的善惡,作為懲罰警惕世人之意。


內殿供奉城堭夫人。


 




 





大殿門口一附對聯「為善必昌為善不昌祖宗之餘


殃殃儘必昌」「為惡必滅為惡不滅祖宗之餘德德


儘必滅」佛教說「因果論」,這世無報,後世


報。個人造業個人擔。


道教說「承負」禍及子孫。善有善報、惡有惡


報、不是天理不報,祇是日子未到。提供你佛、


道之不同論,以免為神棍詐騙。




 







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報馬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